【老龄化现状: 数据背后的健康危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高达2969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1676万人,占比高达15.4%。这一显著的数据变化标志着我国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eing)康老龄化是指创造条件和机会,使人们能够终生都可享受和能做他们所珍视的事情。健康老龄化并不要求没有疾病,因为尽管老年人常常会有一种或多种疾病,但如果控制得当,对他们的健康状态几乎没有影响。

 

我们积极在行动,以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引进新加坡老年医学康复和功能评估理念,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杭州分享: 老年医学与康复】

2月13日,新加坡医学专科学院院士、樟宜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高级顾问林诗菁教授受普康科健邀请,专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康复医学科的医生护士做了“在急性护理环境种区分谵妄和痴呆”的主题报告,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谵妄和痴呆在老年人中都很常见,如果谵妄叠加在老年痴呆上将更加复杂,预后更差。但危险是可以预防的,大约30~40%的谵妄可以预防。林教授逐一分析了谵妄的易感因素和诱发因素,要对谵妄进行评估,查找根本原因。在预防谵妄方面,樟宜综合医院推出“紫色腕带护理”项目,对特定的谵妄患者进行早期活动、优化睡眠、水分和营养、认知刺激等一系列支持性护理措施,因此林教授所在的58号病房也成为温暖、开放、充满生活情趣和互动的老年病房。

 

【北京课堂: 老年人临床运动处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骨密度、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均逐渐下降,导致老年人自理能力削弱,对疾病和意外伤害的抵抗力均较差,“衰老”的一系列表现由此产生。运动,是生活中对抗衰老最重要的方式。拥有强壮的肌肉力量会提升老年人对于许多慢性病的免疫力;较高的骨密度可提升对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的抵抗力;运动对神经系统控制力的提升也会让老年人拥有更佳的生活品质,独立的完成自我照顾。

 

这里的运动既不是日常劳动,也不是单纯的走路、跳舞。随着运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来指导人们运动,被称为“运动处方”。

 

2月22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健康科普宣讲专家李雪梅博士受“普康MET培训计划”邀请,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做了一场关于《老年人临床运动处方设计——基础理论与实践培训(高级)》的培训课程。现场来自各地的60多名学员参加学习。

此次培训是继《老年人临床运动处方设计——基础理论与实践培训(初级)》的进阶,通过培训全面学习运动前健康筛查、运动测试及结果解读的理论知识,以及台阶试验、运动心肺试验、肌力测试、身体成分分析、跌倒风险筛查等运动实践,通过理论与实操结合、分组操作和考核,促使学员掌握临床工作中指导老年人运动的流程、老年人运动处方设计、实施、进阶原理与方法。

【西安聚焦: 老年跌倒者多学科评估】

2月27日,新加坡医学专科学院院士、樟宜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高级顾问林诗菁教授来到西安,与新加坡先锋医疗集团联合健康部及康复护理卓越中心负责人、新加坡卫生部控股公司医疗人力部主管兼高级主任物理治疗师杨莉敏教授,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系统首席护理教育学家、新加坡理工大学健康与社会科学系副主任潘永雄教授一起,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老年跌倒者多学科评估管理研讨会”。

 

每年约有1/3的社区老人跌倒,其中50%将反复跌倒。跌倒也是老人住院的最常见原因。衰老会导致骨骼肌纤维出现结构和功能的退化,到80岁时,肌肉损失高达50%,这也是导致老年人肌少症的主要因素,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所以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做好肌肉量储备。从下图也可以看到,有肌肉力量训练的老年人,虽然随年龄增长肌肉也会下降,但肌肉量和肌力明显改善,进而提高了功能低下的阈值。

步速是量化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之一,能够反映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和功能储备。在新加坡,老年人步速需要达到1m/s以上,才能满足基本日常生活的需要。握力是肌肉力量的简单指标,能够反映老年人的上肢肌肉力量和整体肌肉功能。步速和握力也是衰弱和肌少症诊断的核心指标之一。新加坡科研工作者研发的SCREENii手持式步速和握力测试仪,能够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客观测试步速和握力两项指标,效率高,操作简单,大大优于传统步速测试方法。因此也为老年人肌少症提供了可行的筛查方案,值得在社区和养老机构推广应用。

在推动老年医学与康复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智能测量技术和创新型设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提升康复效率和精准度,还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借助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康复训练和服务可以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从功能评估到康复训练、从医院到家庭的全方位服务。

 

如您对我们的文章感兴趣,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

特别提示:“普康科健”微信公众号为您提供康复医学、体育科学和体质健康等领域的知识和产品信息,在撰写和汇编文章的过程中,我们进行科学来源追查,尽可能保证其真实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文章中提供的信息仅供您参考,如您发现文章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告知我们,感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