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是身体的脊梁、健康的支柱,是“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但人们普遍缺乏对脊柱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据有关报道,我国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有90%患有脊柱疾病,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也有4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疾患,而且脊柱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
图片来源《中国退行性脊柱健康报告202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职业病科和健康医学中心联合百度健康医典发布
生长发育停止后,随着年龄增加,尤其是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骨骼、肌肉、韧带退化,产生的一系列脊柱相关的临床症状。
退行性脊柱疾病包括常见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等,也包括不太常见的胸椎管狭窄以及退变性脊柱畸形。
图片来源:《中国退行性脊柱健康报告202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职业病科和健康医学中心联合百度健康医典发布
当身体生长发育完成后,退变就悄悄开始了。作为直立行走的人类,脊柱在人体日常活动中扮演着“中轴”的作用,绝大部分活动都需要脊柱作为支点来完成,所以也最容易受到慢性劳损。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都出现老化退变,骨骼、肌肉、韧带、间盘也会相应出现老化退变,加之种族差异、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工作习惯、劳动强度等因素,都会使脊柱加速退变“变老”。
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病史、体征及影像学资料明确脊柱伤病的部位和性质,做出临床诊断。在对原发疾病进行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分阶段开展早期和中后期康复。
对患者全身情况,特别是心肺功能等可能限制康复训练的因素(包括心理)进行评估。
通过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对心肺功能进行直接测量和评估
脊柱活动度包括沿冠状轴做屈伸运动,沿矢状轴做侧屈运动,沿纵轴做侧旋运动。脊柱活动度除与脊柱的原发病变及手术方式相关外,还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正常情况下可按颈、胸、腰段进行分段测定。
脊柱屈伸活动度测试
脊柱旋转活动度测试
肌力评定包括背肌肌力及腹肌肌力的测定。徒手肌力检查在脊柱相关肌力测定中主要应用于颈段及腰段。在肩部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头部的自主运动和抗阻运动评估颈肌的肌力。在骨盆固定的情况下,通过胸背部的自主运动和抗阻运动评估背肌的肌力。
目前准确的肌力测定可应用多种专门的仪器如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在特定的体位下分段测定颈肌及腰背肌收缩肌力,这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并对疗效进行评定。
通过等速测试系统将下肢及骨盆固定,测定腰背屈肌和伸肌肌力
临床一般应用脊柱的弯曲度一般可以通过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肌电图等方式进行检查。如X线检查是利用X线的物理特性,对人体某部位进行断面扫描,可以有效判断脊柱的弯曲度。
此外,还需进行脊柱稳定性评定、脊柱相关疼痛评定、脊柱相关神经功能评定和脊柱活动能力相关评定等一系列评定。
麦肯基力学诊疗方法(MDT)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诊断、治疗脊柱及四肢肌骨功能障碍的力学诊疗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力学诊断、对患者进行力学治疗。方向特异性力学治疗和患者自我治疗是该方法的两大特征。其核心理论强调脊柱与四肢关节的力学性失调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并应用各种姿势和各种运动的生物力学的特点来改变身体组织之间的力学关系,从而使症状缓解,通过鼓励患者反复进行可使症状缓解的运动达到治疗目的。
麦肯基技术是一种专门的技术,只有经过培训的临床工作者才能进行,可关注公众号了解麦肯基国际认证培训。
早期康复的概念是在临床治疗(包括手术)的同时开展康复治疗,而不是在治疗结束后的恢复期或伤病愈合后才开始进行康复。脊柱伤病后急性期可在卧位或支具保护下,进行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适度康复训练和适度肢体运动功能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代谢,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具有消炎、消肿、解痉、止痛等功效。常用的方法有热疗、电疗、磁疗、按摩及在治疗师协助下被动运动等疗法,达到增加活动度、减轻疼痛等效果。
主动运动包括主动ROM训练、肌力增强训练、耐力训练、物理康复球训练、悬吊运动训练、器械练习、有氧运动等是更重要的训练方法。
腹肌肌力增强训练,主动屈伸活动度训练
腰椎背部稳定肌训练,躯体平衡训练
脊柱稳定性训练
训练强调分阶段进行,早期通过小负荷、低强度的训练以改善和保持中枢神经系统对躯干肌肉尤其是局部稳定肌的运动控制功能,中后期通过渐进抗阻力训练改善和保持躯干肌肉的力量、耐力等功能。
运动疗法应在对脊柱伤病病情及脊柱稳定性的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并应注意观察运动训练后的效果,避免不适当运动引起的并发症。
脊柱的退变和疾病是未来长期始终伴随人类的话题。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工作习惯、积极的生活和诊治态度来延缓脊柱的退变劳损,减轻对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脊柱侧弯、胸廓变形,易压迫心肺,引起呼吸障碍。因此需进行缩唇呼吸纠正凹侧吸气量少的症状,增强心肺功能。
端正坐姿,抬头挺胸,勿弯腰驼背,尽量避免长时间翘二郎腿等不良姿势。
运动锻炼采用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跳绳等。
© 促进肌肉、韧带健壮,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 增加脊椎骨运动负荷,提高骨密度,减少骨量流失,预防骨质疏松;
© 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椎间盘营养和水分吸收;